找到相关内容358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(2)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 勘用功   参禅错用功易犯的病有四种,分析如下:   一、止 病 将一切思想勉强止住不起,如海水不起波,无一点浮沤,小乘断六根,道家清静寡欲...道家“返自然”“归婴儿”,皆此病也,佛性非“任”而有。   四、任 病 将一切思想断尽,空空洞洞,如同木石一般,中乘破一念无明,老子“惚兮恍兮”“窈兮冥兮”,庄子“坐忘”,宋儒“我心宇宙”,以及印度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389259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(1)

    所取途径之互异,故其所获之结果,遂尔天渊。西洋宗教家之重灵感,哲学家之崇概念,任直觉,我国道家之坐忘,儒家之唯精唯一,皆有禅之意味,印度婆罗门禅法,成立尤早,然皆未离于“见闻觉知”作用,故无法证入最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389260.html
  • 中国宗教文化对日本的影响

    ,也有相当数量移住日本。中国的生产技术和文化,通过两国间不同渠道的往来而传入日本,对日本的农耕、养蚕、丝织、制陶等手工业的进步起了促进作用,中国的语言文字,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。   道家及阴阳五行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9510289947.html
  • 佛图澄的传说

    小孔中放出的光线可照亮整个屋子;他把手掌上涂上麻油和胭脂,千里之外可看的清清楚楚;他耳听寺庙和佛塔上的铃声,可以辩别祸福吉凶;同时他还善解文义,中国佛家和道家的经典,一过目便知了然,和当地的文人学士...

    王照骞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45790319.html
  • 佛教、道教在终南山

    、藏龙洞、哺乳洞、绣楼洞,皆据洞中钟乳石的造形特点而命名;锡 水洞,位于照壁山对面成仙岭的山腰,洞中有潭有楼,幽静别致。考古发现,古人类曾在此 住过,后来则成了道家的洞天福地。   由于终南山为地壳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50590320.html
  • 异种基因转殖的伦理争议及佛法观点

    动物或植物,在某些严格诠释“造物”角色的神学家看来,都是在干犯着神的权力,扮演著「上帝”的角色。   四、包括基督宗教或道家思想,都重视“自然”的价值。因此类似“干犯上帝”的指责是,基因转殖“违反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4590914.html
  • 晚明天主教与佛教的冲突及影响

    包蕴万物,但它并非一个实体性存在,“自性常清净”,[25]虚灵不昧,很有些类似道家所谓“无”。因而利玛窦在《天主实义》第二篇中批评说,佛教的这种观点是在宣扬“空无生物”,“色系空出,以空为务”。对此,...

    马晓英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091549.html
  • 关于“天人合一”思想的再思考

    兴趣。“这一支向东方文明寻找生机的学派虽然在20世纪以前已经开始,但在19世纪与20世纪发展成西方文化中一支颇有影响的亚文化。从道家、儒家、印度佛教近年在西方文化中的影响来讲,就可以看出西方思想家是...

    季羡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891618.html
  • 道德系统中的德性

    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以“德”这一概念形式来表示。在道家那里,“德”意味着由道而获得的具体规定,它构成了事物发展的现实根据,《庄子·天地》所谓“物得以生谓之德”,便表明了此点。“德”的另一重涵义则涉及道德...人格力量。同样,在道家的系统中,理想的人格与生活世界中的具体形象亦存在着切近的联系,《庄子》一书中那种无所待而与天地并生、与万物为一的至人、真人,以及形体虽然残缺但又各足自性的诸类人物,都从不同的方面...

    杨国荣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3791874.html
  • 我认识世界 ——对冯契广义认识论的一种解读和引申

    ,广义认识论隐含着转识成智的两种不同的进路。一种进路,发端于《智慧》,并在《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》第九章《智慧和自由》中得到保留和发展。这种进路,在精神气质上更接近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道家哲学。它强调...

    刘梁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5592084.html